產地 | 上海 |
額定電壓 | 220V |
附加功能 | 手機遙控 |
高度 | 8CM-10CM |
功能 | 拖掃吸式 |
適用面積 | 120-150平米 |
品牌 | Galileo伽利略 |
型號 | FR-S01 |
是否帶遙控器 | 是 |
吸塵器款式 | 臥式 |
外觀造型 | 掃地機器人 |
清掃路線 | 規劃式 |
是否自動充電 | 是 |
碰撞保護 | 機械+電子雙層保護 |
是否有定時預約功能 | 是 |
有無虛擬墻 | 有 |
擦地機清掃機國內智能洗地機哈爾濱國外掃地機器人'











































相關信息 歡迎咨詢 ...連續暴跌,使發改委不得不重新考慮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
目前,國內輿論要求下調油價的呼聲日益高漲。在此之前,為了消化國際油價上漲的壓力,國內6次上調成品油價,但此次國際油價暴跌后,國內油價并擦地機清掃機國內智能洗地機哈爾濱國外掃地機器人迅速跟進下降,這引起來自用油企業、消費者的激烈爭議,指責國內油價“跟漲不跟跌”的定價機制。
“雖然國際市場的油價大幅下跌,但中國目前的油價有部分仍低于國際市場水平,從目前情況看,國內的汽油每噸大約比國際油價低300—400元,但柴油每噸仍比國際油價高300元左右。”10月16日,一位業界人士告訴記者,“考慮到燃油稅,國內的油價不但不應該下降,反而應當上調。如果現在開增燃油稅,每噸成品油還應當增加1000多塊錢。”
這一觀點,目前并不能被大多數的消費者接受。“中國這幾年未能順利開征燃油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現在,國際油價連續兩個多月下跌,幅度又非常大,現在正是開征燃油稅的好機會。”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發改委在近期有可能把開征燃油稅再次提上議事日程。但中石化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政府雖然有意趁此機會加快燃油稅政策的出臺,但這個工作不是在短期內能完成的。在目前情況下,迫于消費者的壓力,油價下調的可能性更大。”
壟斷油企也暗暗叫苦
油價調整“跟漲不跟跌”的現況,把壟斷油企推到風口浪尖上。而它們也不是不委屈的。“我們的煉油廠前9個月都在虧損,我們有穩定市場的責任,這是沒法子的事。現在好不容易國際油價下調了,才看到盈利的希望,可能又要下調價格,這對我們很不公平。”中石化一位地方負責人10月1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石化的煉油廠目前從國際采購的原油都是期貨,也是說,10月份采購的原油,要到12月份才能加工出成品油,所以現在煉油廠使用的是國際油價高時買進的原油,煉油廠還在虧本經營。據悉,中國目前原油的生產成本是每桶58美元,而國際油價在60美元左右徘徊。“即使按目前的國際價格進口原油,煉油廠生產柴油還是虧損。”
此外,兩大公司不希望調價,還有一個原因是技術問題。“在煉油廠的生產技術上,我們還需要一大筆資金。比如國內進口多的油,我們生產的水平遠遠比不上外國,達不到國外的標準。”該人士指出,如果不能讓煉油廠有較高的利潤積累,生產技術進步無從談起。
中石化廣東一位人士感慨萬端地說:“現在廣東只有中石化系統的加油站在穩定供油,即使0#柴油虧本經營也在供油。我們虧損為社會穩定作貢獻時沒人說,我們有利潤時受指責。”
民營油企苦苦死撐
在國際油價大跌時,眾多民營油企的日子并得到改善。
廣東一家民營加油站的鄭先生告訴記者:“國際油價降了以后,供應量老是不足。”
目前,廣州民營加油站90#汽油的利潤是100元/噸,97#汽油的利潤是300-400元/噸左右。93#汽油比97#汽油略差一點,但相差不大。0#柴油價格倒掛五六十元,現在還拿不到貨。“這樣的情況有大半年了,目前民營加油站的利潤很薄,只能勉強維持生存。”
鄭先生的加油站處在廣州的,但是部分油品不時貨。“有的油品,你拿回來一次,下次去拿時石油公司說‘了’,客戶以后不愿再來光顧。所以我們干脆只拿穩定的汽油。現在供應穩定的是93#和97#汽油,這兩種汽油比較好賣。90#汽油供應不穩定。而0#柴油的批發價是5250元/噸,賣的話大約要虧50元左右,現在貨。”
鄭先生還算非常幸運,因為他的加油站位于,政府明令兩大石油公司必須供油,雖供應不足,供應的價格也較政府要求的高,卻仍能生存下去。而地段不好、未受政府保護的許多民營加油站的日子更難,許多撐不下去的民營加油站已關門轉賣。
鄭先生說:“未來國際油價繼續下跌的話,民營加油站的日子應該會好一點。不過主要還是要看政府對兩大石油公司監控的情況。要是監擦地機清掃機國內智能洗地機哈爾濱國外掃地機器人力強,我們會好過些,否則,我們還是得不到好處的。如果政府下調零售價,批發價也會下調。批發價和零售價一起變,調來調去還是一樣的,兩大石油公司會保持一定的利潤額,對它們來說,這樣的調整只是把錢從左邊口袋放到右邊口袋。民營企業還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今年再生金屬產量達430萬噸同比增長近20%
近年來,我國再生金屬產業發展迅速,2006年,全國再生金屬產量可達430萬噸,比2005年同期增長近20%。與此同時,再生金屬行業企業規模快速擴張,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再生金屬工業園區發展迅速,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會長王恭敏介紹,在我國目前年產1800多萬噸有色金屬產品中,再生金屬產量已占20%以上,廢金屬拆解、冶煉、加工利用對于節能、節水、減少固體廢物和有害氣體排放,減輕環境壓力,提供大量資源,解決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此發改委對有色行業已經提出了“十一五”再生銅、鋁、鉛在總量中分別達到35%、25%、30%的目標,使再生金屬產業成為我國循環經濟的重要領域。
據介紹,為探討再生金屬產業的發展方向和前景,了解行業發展的政策、市場走向,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浙江臺州市人民政府將于2006年11月8日至9日在浙江省臺州市聯合主辦六屆再生金屬國際論壇,邀請發改委、財政部、環保總局、海關總署、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稅務總局等政府官員,重點介紹再生有色金屬工業相關政策的制定情況,并與產業界共同討論、研究科的產業政策。
方肇洪博士看好地源熱泵技術
在目前主張建筑節能化和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怎樣減少能源的消耗、建筑成本的開支和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是房地產行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方肇洪博士是山東建筑會熱能動力分會副主任委員;供熱制冷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會員;國際地源熱泵協會(IGSHPA)會員;山東方亞地源熱泵空調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地源熱泵技術方面卓有成績,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戰經驗。
方肇洪博士首先介紹了地源熱泵技術推廣的背景,通過對比總結了地源熱泵技術在取暖方面的突出優擦地機清掃機國內智能洗地機哈爾濱國外掃地機器人。國外很多政府大樓甚至布什政府的都是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取暖的,該技術在國外已經相當普及。該技術需要專業的機器設備與之相匹配,很多專家已經開始研究新設備的節能技術。方肇洪博士通過多年的努力走在地源熱泵技術研究的前端,其公司研發的地源熱泵機器已經成功運用到濟南、勝利油田、北京、濰坊等項目,并得到好評。
后方肇洪博士還指出,地源熱泵技術開發的任務還任重道遠,要通過更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來推動該項技術的推廣運用。方肇洪博士對地源熱泵技術的開發前景充滿信心。
邢臺口岸閥門出口量大幅增加
據河北邢臺檢驗檢疫局新統計,今年1~8月,邢臺轄區出口各類閥門達231批,21.7萬套分別出口到韓國、歐美以及部分中東,出口金額達到578.2萬美元,出口批次、數量和金額同比增長分別為5..1%、127.1%和145.5%。 經過幾年的發展,邢臺轄區的閥門產業已成為邢臺經濟的特色產業和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生產的閘閥、球閥、柱塞閥、調節閥、蝶閥、安全閥、排污閥等達40多個系列、1000多個規格。邢臺檢驗檢疫局高度重視對縣域經濟的幫扶和大宗商品的檢驗把關工作,幫助企業建立質量體系,實施分類管理,提高了出口商品的通關速度和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努力促進特色主導產業不斷做大做強。
我國又一閥門生產基地在蘇州悄然形成
江蘇閥門生產重點區域———蘇州市,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我國又一大閥門生產基地。據統計,目前該地區有閥門生產企業30多家,還有一批外資閥門企業。2005年該地區閥門產銷額達到15億元,今年有望突破元。 蘇州近幾年崛起了一批新的閥擦地機清掃機國內智能洗地機哈爾濱國外掃地機器人企業,如思達德、道森、西諾威、力進、德蘭、維薩、奧村、富山、凱孚、氟諾塞爾閥門等,這些新生力量撐起了該地區閥門業的半壁江山,他們所生產的閥門產品大部分銷往國外。 在蘇州工業園區還有一批外商開辦的獨資閥門企業,如蘇州凱孚閥門公司、蘇州公司、奧村閥門、富山閥門等。近期,又陸續進駐了4家美資精密泵產品企業。這些外資企業的進駐,已經在蘇州工業園區形成了又一個產業集群。除此之外,在昆山地區還集結著10多家以臺資為主的閥門企業,他們主要生產高中壓閥門,大部分產品銷往國際市場。 據介紹,蘇州閥門行業的崛起是從近幾年開始的,而且每個企業的側重點各不相同。蘇州紐威公司側重為全球客戶提供全套的工業閥門解決方案。目前,該公司85%的閥門出口國外。今年該公司計劃實現銷售收入8億元,其中出口6.5億元,內銷1.5億元。近,紐威公司又在蘇州新區投資2.5億元,征地240畝新建了一個現代化的閥門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0億元。蘇州思達德閥門公司的則重點是與大豐民力機械公司合資生產外貿閥門產品,今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近1億元。中核蘇閥是全國閥門行業上市公司,主要為我國大型設備國產化提供閥門產品。2005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3億元,2006年計劃達到3.6億元。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中核蘇閥近幾年先后組建了達爾、鮑威爾、國標、美標閥門等生產專業閥門的子公司,形成了強大的閥門制造優勢。 搬遷到蘇州吳中開發區的蘇州高中壓閥門廠,也是蘇州閥門行業的骨干,重點發展核電、石化閥門。2005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今年計劃達到1.5億元。同是在吳中區的諾絡塞爾特種閥門公司,近兩年發展勢頭迅猛,生產的特種閥門全部出口。 蘇州這批閥門企業,他們均有一批固定的產品加工協作單位,形成了密切的伙伴關系,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確保了閥門產銷的穩步增長。專家預測,由于蘇州閥門制造企業起點高,擦地機清掃機國內智能洗地機哈爾濱國外掃地機器人來發展趨勢將朝著專業化、規模化、精品化方向發展。
政府采購應優先選用國產重大裝備
所謂政府采購,既包括人們通常理解的政府行政性采購(如政府建筑、公務用車、辦公用設備或軟件),也包括政府出資或組織的重要工程(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國防工程)及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重大裝備和產品的過程中,對裝備和材料的采購。政府采購在國民經濟的投資總額中,占有一個重要的份額。
關于政府采購問題,我國政府和界不少人曾經認為,必須遵照中外產品一視同仁原則(實際執行中往往是優先采購國外產品),否則違反了公平競爭擇優的市場原則。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政府采購優先選用本國企業的產品,是保護和支持本國工業產品的市場地位、支持本國戰略性產業的重要政策手段。世界上大多數都采用這一政策,WTO對此也是認可的。
通過政府采購方式,支持國產重大裝備進入市場,是落實關于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的一項重要舉措。
政府采購對提高企業競爭力尤顯重要
我國經過多年的建設,形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工業體系,覆蓋了從采掘、原材料、機械加工裝備到下游終產品。其中,裝備制造業是工業體系的和基礎。但由于我國工業的技術制造水平偏低,近20年來,加工裝備工業受進口裝備的沖擊很大,進口裝備在國內中高端市場的占有率,已從1978年的三分之一提高到現在的70%左右,占GDP的10%以上。這一事實不僅反映了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尷尬處境,也反映了我國工業和技術競爭力在國際中處于中低端。當前我們亟須推動裝備工業企業轉變經營機制,采用高新技術,提高市場占有率,這對我國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意義十分重大。
加快重大裝備技術改造換代,提高國產裝備市場占有率,是振興裝備工業的重要內容。重大工業裝備包括新一代清潔高效發電裝備(火電、水電、核電和風電),特高壓輸變電成套設備,石化、化工和冶金成套設備,礦采掘洗選設備,大型施工機械(如隧道掘進裝備),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大型精密數控加工裝備,等等。我國在重大裝備生產領域,具有足以令其他三世界大國羨慕的工業和技術基礎。目前,這一基礎的載體絕大多數是國有企業。經過前一輪企業改革和市場的淘汰,現有裝備企業的技術、管理和經營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歷史包袱重、市場占有率低。特別是在國外同類企業的競爭面前,處于明顯的下風。提高這類企業的競爭能力,當然需要采取綜合配套措施,其中政府采購顯得尤其重要。
市場信任度低阻礙我國工業技術進步
重大技術裝備與大批量工業產品(如汽車、電視)在市場表現上有明顯的差別。一是訂貨頻度低、批量小;二是產品訂貨差異性強,經常要針對不同客戶進行特殊設計;三是單套產品價值大,技術復雜,要求高可靠性和高維護性;四是競爭激烈。由于發達重大裝備的市場已處于飽和狀態,他們的裝備企業都想擠進中國這一新興市場。所以在重大工程招標投標過程中,我國企業無一例外地要面對外國跨國公司的強力競爭。我們的企業,在產品性能、客戶支援能力(如使用培訓、設備維護、易損零部件及時更換等)上,還處于初級水平,特別是長期以來,進口裝備已獲得國內用戶的認同,對本國裝備的信任度相對較低,所以在重大裝備市場上,我國企業處于明顯劣勢。
本國裝備的市場信任度低,還有另一面的原因。
由于技術水平所限,我國不少領域的裝備性能指標,比先進的產品還有較大差距(如加工精度、可靠性、大修周期和維護費用等)。盡管我們產品的售價可能低于進口設備,但在可靠性、運行穩定性和耐久性方面往往不如人意,維護頻度高,從而運行成本較高。作為生產資料,上述指標對用戶的重要性,往往比產品的初始售價更重要。長期以來,這種整體性的差距造成了國內用戶對國產裝備信任度較差。而偏好于購買外國(或合資)品牌的產品。當然,用戶愿意購買外國產品,不能籠統地歸因于崇洋媚外心理,因為對任何企業單位來說,大型裝備投資都是一項重大決策,耗費巨大。如果買來的設備不合用,很可能對企業的經營造成致命打擊。所以很多人寧愿多花錢買外國知名品牌裝備,而不愿意擔責任去吃“個螃蟹”,冒風險買國產裝備。因為這畢竟和買一臺國產電視機不同。這樣的氛圍,使得一些在質量性能方面已經獲得重大進步的裝備,由于乏運行的實踐,而得不到用戶的認可,從而使重大裝備的制造企業,在耗費了巨大研發成本后,得不到應有的市場承認,成為阻礙我國工業技術進步的重要因素。
乏本國市場的信任,是幾乎所有后進的新興產業,在追趕先進的過程中遇到的大門檻。在重大裝備領域,越過這一門檻顯得特別的艱難。由于市場進入的難度遠高于一般裝備,市場占有率小導致企業效益差,企業無錢投入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愈發乏競爭力。如不能擺脫這一惡性循環,則從長遠看,行業前景不樂觀了。
重大技術裝備得到市場承認的三要素
對振興裝備工業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工業領域出現了很多可喜的變化。如我國哈電集團贏得三峽右岸發電機組招標,齊齊哈爾一重與中石化和鞍鋼等用戶合作自主開發重大關鍵設備等。
從各項成功的經驗可以看到,要使重大技術裝備得到市場承認,必須獲得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企業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發揮技術進步主體的作用,瞄準市場需求,摸清國外競爭對手情況,加快新技術消化和新產品開發,加強營銷和客戶支援能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二,爭得必要的資金(或金融)支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探索合理的市場切入方式。通過市場門檻,是國產重大裝備獲得市場生存權至關重要的步。只有讓臺新設備投入常規運行,才能使新一代產品得到檢驗,并獲得改進改型的空間;才能獲得市場的信任,并站住腳跟;才能獲得規模效益,降低成本,使企業在持續的技術進步中,邁開產業化的步伐。
在這一基礎上,政府采購政策是幫助企業邁出這關鍵一步的強有力的助推器。政府采購通常是通過重大工程來體現的。具體的實施,要在總的投資規劃指導下,將認定的自主創新產品納入政府采購目錄,確定支持采購國產設備的比例,同時,應優先支持自主創新企業和自主創新產品參與政府采購。對經有關部門認定的新技術含量高、技術規格和價格難以確定的科技自主創新產品,可以選擇競爭性談判或單一來源采購方式,對政府采購科技自主創新產品的采購項目,增加適當的附加分值,特別是應增加科技自主創新產品評分項,并設定一定比例的分值權重,增加科技自主創新產品生產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合同的機會。
另外,在由政府核準或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中,確需要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有必要制定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方案。對外資企業參與政府支持的重點工程項目的招標,如果與本國企業進行聯合設計或制造并轉讓技術的,也應給予優先支持。
分享閥門市場“中國閥門城”落戶龍灣
如果拿全國通用閥門行業市場這塊蛋糕,用兩刀平均切,其中一份在溫州龍灣——這是昨天(10月25日)“中國閥門城”落戶龍灣情況通報會上透露的消息。
今年7月,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和中國閥門協會批復龍灣區閥門協會申請,日前正式授予龍灣“中國閥門城”榮譽稱號,這是該區在獲“中國合成革之都”、“中國制筆之都”等稱號后取得的又一張金名片。
龍灣閥門行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經過30多年發展,現已經形成以通用閥門機械為主,閥門鑄造、鍛造、法蘭、管件和密封件、緊固件六類閥門配套機械行業為附的局面,至2005年,該區通用機械閥門生產企業(包括加工單位)已擁有1400多家,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250多家,產品拓展到200個大類約3000多種規格品種,產值占全國通用閥門行業市場四分之一強,多項發明填補了國內外空白,產品遠銷東南亞、南北美、中東、西歐近60個和地區。
昨天(10月25日),“五洲”、“凱喜姆”、“華東”等50余家閥門功勛企業受到中國閥門城組委會的表彰。
中國工業經濟增長的協調性有所增強
生產增幅回落利潤增幅上升,新增利潤重新向制造業集中,機械電子行業動力強勁,能源供給穩定增加,部分行業投資明顯回落——在宏觀調控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前三季度中國工業經濟增長的協調性有所增強。
在26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召開的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一系列更加詳細的數據展現出中國工業經濟的新變化。
工業生產高位回落,企業利潤卻在加速增長。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企業實現利潤增長29.6%,增幅同比提高9.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從上下業看,新增利潤的分布從采掘業轉移回制造業。前三季度工業新增利潤中,制造業比重為67.6%,而去年同期比重僅為24.5%。相應地,采掘業新增利潤比重從去年同期的75.5%下降到今年的32.4%。制造業新增利潤比重明顯提高,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有所增強。
機械電子行業增速明顯加快,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0%左右。隨著振興裝備制造業和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政策的實施,以及市場需求的帶動,前三季度,機械、電子行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1.4%和22.7%,增速同比提高7.1和3.3個百分點。汽車產銷增勢明顯加快,前三季度轎車產量增長41.5%。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數碼相機產量增速均超過30%。
“工業增長適度回落,企業效益不斷提高,與宏觀調控的取向一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當前新增利潤集中在制造業,機械電子行業表現突出,是宏觀調控各項政策綜合作用的結果。”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評價說。
與以往工業經濟快速增長伴隨能源緊張不同的是,當前能源供給穩定增加,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前三季度全國產量同比增長11.7%,市場供需基本平衡;9月末,直供電廠存2636萬噸,處于較高水平;前三季度發電量增長12.9%,電力緊張狀況進一步緩解,迎峰度夏時期全國拉限電條次同比下降91.3%;成品油供應雖然繃得較緊,但在周密組織下基本保證了供應。
部分行業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有所回落。前三季度,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5個百分點。從部分重點調控行業看,鋼鐵、鉛鋅、水泥行業投資分別下降0.9%、3.6%、4.5%;、電力、紡織行業投資分別增長36.4%、15.1%和27.9%,增幅回落40.4、20.6和9.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平穩快速增長,質量效益繼續提高,結構調整取得積進展,電運支撐條件進一步增強,投資和生產過快增長的趨勢有所收斂,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有所緩解,推動國民經濟朝著預期方向發展。”朱宏任指出。
分享閥門市場“中國閥門城”落戶龍灣
如果拿全國通用閥門行業市場這塊蛋糕,用兩刀平均切,其中一份在溫州龍灣——這是昨天(10月25日)“中國閥門城”落戶龍灣情況通報會上透露的消息。
今年7月,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和中國閥門協會批復龍灣區閥門協會申請,日前正式授予龍灣“中國閥門城”榮譽稱號,這是該區在獲“中國合成革之都”、“中國制筆之都”等稱號后取得的又一張金名片。
龍灣閥門行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經過30多年發展,現已經形成以通用閥門機械為主,閥門鑄造、鍛造、法蘭、管件和密封件、緊固件六類閥門配套機械行業為附的局面,至2005年,該區通用機械閥門生產企業(包括加工單位)已擁有1400多家,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250多家,產品拓展到200個大類約3000多種規格品種,產值占全國通用閥門行業市場四分之一強,多項發明填補了國內外空白,產品遠銷東南亞、南北美、中東、西歐近60個和地區。
昨天(10月25日),“五洲”、“凱喜姆”、“華東”等50余家閥門功勛企業受到中國閥門城組委會的表彰。
中國工業經濟增長的協調性有所增強
生產增幅回落利潤增幅上升,新增利潤重新向制造業集中,機械電子行業動力強勁,能源供給穩定增加,部分行業投資明顯回落——在宏觀調控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前三季度中國工業經濟增長的協調性有所增強。
在26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召開的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一系列更加詳細的數據展現出中國工業經濟的新變化。
工業生產高位回落,企業利潤卻在加速增長。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企業實現利潤增長29.6%,增幅同比提高9.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從上下業看,新增利潤的分布從采掘業轉移回制造業。前三季度工業新增利潤中,制造業比重為67.6%,而去年同期比重僅為24.5%。相應地,采掘業新增利潤比重從去年同期的75.5%下降到今年的32.4%。制造業新增利潤比重明顯提高,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有所增強。
機械電子行業增速明顯加快,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0%左右。隨著振興裝備制造業和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政策的實施,以及市場需求的帶動,前三季度,機械、電子行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1.4%和22.7%,增速同比提高7.1和3.3個百分點。汽車產銷增勢明顯加快,前三季度轎車產量增長41.5%。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數碼相機產量增速均超過30%。
“工業增長適度回落,企業效益不斷提高,與宏觀調控的取向一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當前新增利潤集中在制造業,機械電子行業表現突出,是宏觀調控各項政策綜合作用的結果。”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評價說。
與以往工業經濟快速增長伴隨能源緊張不同的是,當前能源供給穩定增加,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前三季度全國產量同比增長11.7%,市場供需基本平衡;9月末,直供電廠存2636萬噸,處于較高水平;前三季度發電量增長12.9%,電力緊張狀況進一步緩解,迎峰度夏時期全國拉限電條次同比下降91.3%;成品油供應雖然繃得較緊,但在周密組織下基本保證了供應。
部分行業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有所回落。前三季度,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5個百分點。從部分重點調控行業看,鋼鐵、鉛鋅、水泥行業投資分別下降0.9%、3.6%、4.5%;、電力、紡織行業投資分別增長36.4%、15.1%和27.9%,增幅回落40.4、20.6和9.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平穩快速增長,質量效益繼續提高,結構調整取得積進展,電運支撐條件進一步增強,投資和生產過快增長的趨勢有所收斂,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有所緩解,推動國民經濟朝著預期方向發展。”朱宏任指出。
三季度非國有經濟發展報告:非國有經濟開始減速
三季度宏觀調控力度增強,非國有經濟初步顯現減速跡象。
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控制投資過快增長、保護產業安全等政策繼續出臺。經濟調控力度將在四季度延續、加強。
個體經濟投資增速198.3%,私營企業投資增速54%,均保持高位運行。非國有企業短期貸款也保持了22.8%的快速增長。
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要求“發展勞動關系”,對建設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投入大關注。目前,非國有單位雇員勞動權益的總體狀況并不樂觀。我國絕大多數勞動者在非國有部門業。未來國有單位的業者有可能進一步減少。因此,勞資關系協調機制的建設滯后于非國有部門的高速發展,對改善收入分配和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構成一種大面積的人群壓力。要制定建設勞資關系協調機制的總體戰略,完善各項具體方案,培養專業人才。在解決體制弊病和贏得效率的前提下,即使依照的經驗,國資也要在增加業、增進社會公平和發展勞動關系上發揮積作用,不能“自廢武功”。
增長與結構
1.1-9月非國有部門固定資產投資略有減緩,仍高位運行,是支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高位的主力。1-9月非國有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4%,下降1.1個百分點,比1-6月下降2.4個百分點(見圖1),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快3.1個百分點。其中,個體私營經濟增長43.7%,上升2個百分點;集體經濟增長27.4%,上升7.7個百分點;包括外資在內的其他經濟增長26.8%,下降5.5個百分點。
按細類比較,1-9月各類型非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有升有降。同比增速居于前5位的企業依次是:個體經營(198.3%),其他企業(102.6%),股份合作企業(98.7%),聯營企業(75.6%),私營企業(54%)。另外,外商企業的投資增速為21.4%,;港澳臺商企業投資增速為14.9%。在各類非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中,有限責任公司下降7.3個百分點,港澳臺商企業下降7個百分點,股份有限公司下降5個百分點,私營企業下降4.8個百分點,外商企業下降3.4個百分點,其余類型增速均保持上升,其中個體經營暴漲178.1個百分點。1-9月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27.3%,上升了1.2個百分點,但比二季度下降2 擦地機清掃機國內智能洗地機哈爾濱國外掃地機器人